聚焦中小学劳动教育:从正确理解概念开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24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随着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教育部《劳动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相继出台,全国范围内劳动教育开展已经呈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与此同时,劳动教育实践也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两种偏差是“有劳动,无教育”现象生产和对“动动手、流流汗”政策的误读。

  所谓“有劳动,无教育”现象,是指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将受教育者驱赶到劳动现场就万事大吉、就算是“开展了劳动教育”的简单思维和粗糙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劳动教育形式上用直接劳动代替对劳动的教育设计,在资源开发上将劳动教育资源简单等同于劳动资源,在评价上则用对劳动成果的评价来取代对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效果的评价。”

  “有劳动,无教育”现象的产生,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实践的懒汉思维在作怪,其结果有可能是“反劳动教育”的。比如很多学生在体验到真实劳动的艰苦之后,产生了逃避劳动的观念与行为,而这刚好违背劳动教育希望孩子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初衷。

  所谓对“动动手、流流汗”政策的错误解读,就是借口“动动手、流流汗”政策将劳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狭隘化、简单化。一个普遍但是荒谬的劳动教育景观是:小学生“种庄稼”、中学生“种庄稼”,大学生还在“种庄稼”!北京某大学领导不仅让博士生在校园里“种庄稼”,而且故意让博士生“浇大粪”,还美其名曰“锻炼学生”。

  鉴于劳动教育有历史的继承性,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也的确相对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等教育实际,劳动教育中让孩子适当“动动手、流流汗”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实践过程中将全部劳动教育等同于“动动手、流流汗”,就已经是对政策的极端错误的解读了。这种误读会误导儿童对于劳动概念的准确理解,以为劳动就是体力劳动(不流汗的工作就不是劳动)。更为严重的是,在高科技在社会进步中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今天,这种回到上个世纪50、60年代劳动教育模式的惯性思维已经完全脱离时代的实际,根本无法回应新时代对于劳动教育最为迫切的诉求。

  无论是“有劳动,无教育”现象的产生,还是对“动动手、流流汗”政策的错误解读,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没有形成对劳动教育概念及其与德、智、体、美育四育的关系的正确理解。故新时代学校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就一定要从正确理解劳动教育概念开始。

  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同,劳动教育其实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换句话说,当我们要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时,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当我们要让儿童思考劳动过程的原理、奥秘时,劳动教育就与科学技术建立了内在联系,劳动教育也就成为了智育;当“动动手、流流汗”发挥强健体魄、增强体能作用的时候,劳动教育已经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学生体悟、理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时,劳动教育当然就已经是美育了。人为将劳动教育像切豆腐那样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刀两断,让劳动教育成为一个独立、孤立的教育形态,本来就是错误的。

  从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教育的关系角度看,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与生产劳动意义上的“劳动”并非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劳动教育本来是基本素养到真正劳动实践的“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德、智、体、美着眼点在于人的基本素养;德、智、体、美诸育,则是对这一基本素养的培育。其中,体育对应于身体素养的提升,智育、美育、德育分别对应于精神素养中的知(智育)、情(美育)、意(德育)等素养的培育。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其实就是一般素养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以致用”,或者德智体美学习之后的“练练手”或者“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这就意味着:劳动教育应当通过特定劳动实践形式与教育目的的自觉衔接,实现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素养之“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育。同时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劳动教育是一个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杂糅在一起的一个复合性教育概念。

  对劳动教育概念的准确认识、把握十分重要。若我们否认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就一定会非让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生硬“区别开来”不可。若我们否认劳动教育是基本素养到真正劳动实践的“中介环节”,就一定会将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体力锻炼”。其结果当然就是“有劳动,无教育(其实是无德智体美教育)”现象的产生,以及对“动动手、流流汗”政策的错误解读。

  所谓“有劳动,无教育”,其实质就是否定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内在联系。结果是,学生虽然“劳动”了,却没有接受劳动过程中应该接受的德、智、体、美教育——即没有更热爱劳动(德育),或者没有科学技术的“学习”(智育),没有真正上动手、流汗、强健体魄(体育),没有体悟到“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美育)。故要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反其道而行之,让原本单纯的劳动过程与德智体美等教育目标建立自觉、自然、内在的联系。

  承认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劳动教育是基本素养到真正劳动实践的“中介环节”的最大意义,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我们可以从劳动教育非得与其他教育硬性“区别开来”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更重要的还在于“改造世界”——劳动教育开展的时空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教育工作者不再仅仅纠结于如何开展“每周一课时”的劳动教育的烦恼,数理化、语数外、政史地所有学科教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所有学校教育活动,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最为广阔的舞台。中央所期待的“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以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等政策目标也就自然得以落实。

  明晰劳动教育概念不仅可以让“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以及“五育融合”等目标真正实现,而且更有利于克服劳动教育某些“反劳动教育”的错误倾向。

  所谓“反劳动教育”,一是指劳动教育目标上的反效果,比如参与劳动让学生更不热爱劳动;二是指劳动教育内容上对孩子的误导,比如片面“学农”教育已将一个GDP占比极小的农业(农、林、牧、副、渔加起来不到7%)劳动看成是“劳动”的全部,由于根本无视服务业已经占据大半个江山(GDP占比超过50%)、脑力劳动占绝对主导地位等事实,这一劳动教育实际上已经严重误导了孩子对当代“劳动”概念的准确理解;三是指劳动教育形式上的“反智”,比如故意让博士研究生“浇大粪”,还美其名曰“锻炼学生”,其实已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动脑筋、不务正业。须知高等教育、科研机构最重要的使命,应当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劳动者从最恶劣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不是要让时光倒流,故意制造苦难。高等教育若真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是要帮助学习者确立“专业报国”思想,让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实现彻底、有机的结合。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则应当注意在形式上更有美感、主体性,避免劳动教育形式的简单化、庸俗化,以适应当代青少年自由个性的发展需要和新时代对于“创造性劳动”的强烈需求。

  【1】班建武:《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辨析及其实践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