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意蕴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3-1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今年,不少代表委员也对教育强国予以高度关注,如全国代表马丹认为,职业教育是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一环,要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如何深入推进,又应该从哪些层面发力?从本期开始,我们约请专家献计献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描绘的国家教育发展宏伟蓝图。

  建设教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发展日益成为动力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域。无论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还是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都需要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支撑。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人民综合素质、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事关基础研究水平、重大科技突破和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仅仅依靠学校毕业生增量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水平必然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难以满足强国战略对人力资源支撑的迫切需求。为此,建设教育强国,既要继续加快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途径,从调整存量上提升从业人员的生活、生产技术技能与知识掌握、运用水平,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指引。教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个历史阶段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建设教育强国,是教育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要求在强国背景下前瞻谋划我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健全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各级政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善教育供给、增加教育公品、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科技真正提高效率并促进个性化学习,加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人民谋幸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根本需要。教育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教育发展与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就业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享有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将越来越强。为此,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共同富裕等,均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新需求。建设教育强国,就是站在人民立场的高度,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进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建设教育强国是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补足短板,展示中国教育自信、凝练中国教育特色和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教育不仅是促进个体社会性、现代性提升的服务供给,而且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支撑。建设教育强国,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路径。建设教育强国也是顺应全球教育发展趋势、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有机对接的要求,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教育优势、展示中国教育自信、凝练凸显中国教育特色,从而展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加快推动我国教育有力支撑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与信息管理处处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