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托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 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 大学校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5-09

  学前教育如何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如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推动更多高校资源让市民共享……

  5月4日上午,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3上海“民生访谈”节目,就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那么,在这样迈入新征程的背景下,我们想了解一下上海教育当前所处的总体方位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周亚明:教育不仅关乎着个体发展、家庭幸福,更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对上海来说,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还担负着“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重任。

  目前,上海国民教育体系内大中小幼学校3446所,在校生308万余人。从城市比较角度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全国第一,包含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在校生规模,仅次于北京。党的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区建设任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已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设定的目标,教育普及、公平、质量、贡献迈上了新台阶。

  主持人:我们看到,前不久,教育部和上海市签署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率先在上海高质量落地,共同推动上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城市教育。能不能请周主任给我们简单说说,这些举措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信号?

  周亚明:党的二十大把建设教育强国放在首要位置,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凸显了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性、关键性。就在几天前,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等,开展重点合作。上海将按照中央要求,在教育强国上,进一步发挥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主动承担起三个重要使命:

  一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进一步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特色一流、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释放更多教育改革红利,让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全面发展,让教育点亮每一个人的梦想。

  二是促进区域教育合作引领者。长三角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上海则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我们有责任要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同苏浙皖三省一起,促进基地共建、人才共聘、学生共育、科研共赢、资源共享,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新实践,走出一条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路径,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教育动能。

  三是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探索者。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是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上海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紧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高教育实力和支撑现代化建设能力,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助力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

  主持人:今年1月1日起,《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对广大幼儿家庭是一大利好,也引发了广大市民关注。《条例》实施后,工作推进的重点有哪些?

  周亚明:为“最柔软人群”提供“最安心的照护”,这是我们做好托幼工作的基本信念。今年我们开展“幼有善育”,最重要一件事,就是要以实施“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条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养育教育幼儿的服务保障水平。《条例》很多条文与幼儿家庭密切相关,我们要用好这一法律保障,让市民百姓从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变化中,感受“全套”养育教育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比如,建设好家门口的托育服务优质资源。我们将按《条例》要求,确保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同时,将社区托育服务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作为上海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内容,打造更多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温馨“宝宝屋”和科学育儿家庭指导站,缓解生育、养育、教育压力。

  又比如,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规定了建设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准入门槛,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托育机构,满足家长多元托育服务需求。

  再比如,严格遵循儿童认知成长和身心发育规律。把幼儿园的孩子称为“学龄前儿童”,就是指在这个年龄段不能按学科化、小学化方式进行教育,而要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游戏、睡眠时间,为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要推动严格落实《条例》,确保幼儿园不组织任何考试测试,不搞学科化、小学化课程。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持续向幼儿家长传递科学育儿观和成长观,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主持人:这段时间正是幼儿入园登记报名的时间,家长们都非常关心自己家门口的幼儿园质量。那么接下来,市教委还会有什么新举措来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质量呢?

  周亚明:可以说,上海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是很好的,我们建设了一大批“老师好、孩子好、环境好、服务好、口碑好、就近好”的“六好”幼儿园,这已成为上海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部分区域园所资源配套布局,更新设施设备,提升保教队伍专业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办园质量,更好满足家长们对学前教育的新期盼。

  比如,我们将从硬件建设上抓改善。虽然这几年,上海的幼儿园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改进,但因一些历史原因,或者是客观条件限制,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上个月,我们实地调研了虹口区大连新村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建在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小区里,园长和老师为给孩子们改善环境动足了脑筋:他们把原来的灌木丛改建成大草坪,围着大树造了户外科探室,把光照和通风最好的空间都留给了孩子,他们都很不容易。像这样的幼儿园,就是我们下一阶段加强设施设备改进的重点。今年,还将启动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程,指导各区结合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下大力度改善幼儿园设施设备和环境,让家长们能更真切感受到身边幼儿园的新变化。

  又比如,我们将在保教队伍上下功夫。幼儿园队伍建设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保育员、保健员、营养员等保育人员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久前,我们举办了首届全市托幼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发现了一批优秀保育人员。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保育员吕子晖是个“00后”,自己还没有当妈妈,却是孩子们心中最亲切最信任的人;普陀区童的梦幼儿园营养员阮浩,放弃五星级酒店高薪工作来做孩子们的“大厨哥哥”,为孩子们养成强健体魄出力。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强化保育人员专项化、常态化培训制度,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把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高质量幼儿园,进一步回应和满足家长们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新期待。

  主持人:2022年上海大部分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我们身边的社区,也开始出现社区托育“宝宝屋”,为幼儿提供临时照护服务,很多家长对宝宝入托都非常期待。今年在增加3岁以下的幼儿托育服务资源方面,还会有怎样的新举措?

  周亚明:当前,我国3-6岁学前教育这波入园高峰总体已经过去,部分区的幼儿园学位资源有了腾挪空间,为幼儿园开设更多托班创造了可能。同时,公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价格低、质量高,是深受家长欢迎的托育服务形式。目前全市近1000家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占全部幼儿园的60%。今年,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幼儿园开设托班力度,在保证3-6岁幼儿入园需求基础上,要求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做到托班“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全年新增不少于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

  同时,我们还会加大社区托育服务资源布局,“宝宝屋”能够满足家长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临时照护需求,把“宝宝屋”建设在为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市民驿站、幼儿园……这些贴近市民生活的场所,提供嵌入式服务,这成为了一种深得人心的托育服务形式。最近,对接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宝宝屋”又增加了新模式——比如,大宁路街道探索把“宝宝屋”建在了静安区的创意产业园区中,这个园区的年轻白领家长有很多是弹性工作制,当他们需要到单位集中办公时,便可以将孩子带到“宝宝屋”,得到临时照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园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我们要在16个区,全面铺开建设“宝宝屋”,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我们的目标是,努力让家长找得到托位、机构收得下孩子,孩子得到优质照护,践行“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主持人:我们常说,“一老一小”总关情,上海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很高,上海怎样破解难题,更好满足人们的终身学习需求?

  周亚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是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一老一小,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两头牵挂,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就能给这个城市画出一条“微笑曲线”,我想也是上海城市温度的体现。

  截至2022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达到36.8%、65岁以上的占比达到28.2%,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600万,老龄人口规模更大、老龄化程度更深。老年教育是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促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就更加至关重要。

  为此,上海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在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教育供给中,彰显教育公平的新内涵,其中,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回应老百姓对这方面的新期盼。

  如果留意,大家可以发现,身边的老年教育机构和学习点触手可得,上海已建成覆盖“市—区—街镇—居村社区”的四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建有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和学习点近6000个,每年接受教育的老年人超过200万人。在老年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探索:

  比如,打造全国首个面向50岁及以上人群的全媒体终身教育平台——“金色学堂”频道,集聚了近千条的课程节目,日收视用户达到100万人,成为上海老年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再比如,这两年,从扫码乘公交、购物在线支付、生活缴费网上支付,到医院看病、缴费全智能管理等,可以说,智能技术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客观上,这也给老年人挖了一道“数字鸿沟”。对此,市教委会同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部门,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着力送教上门,服务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让老年人享受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红利和便利。

  主持人:每年义务教育招生,是去上公办学校还是去报民办学校,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想请周主任介绍一下,上海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有什么新进展,还有什么新举措?

  周亚明:在家门口就能就读好学校,这既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经过努力,从国际和国内比较来看,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取得积极的进展,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进入“十四五”,结合上海城市实际,我们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进一步提档加速:

  比如,我们推出新一轮义务教育校舍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着力优化学生学习空间和资源环境配置,打造温馨校园。

  又比如,实施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通过优质品牌学校和机构的牵引,使66所郊区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抬升。

  再比如,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办学,学区和集团已覆盖约80%义务教育学校,约20%的学区、集团已经成为了紧密型的办合体。

  还比如,完成第一办初中强校工程,12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普遍取得了积极进步,其中,超过80%的学校进步特别明显,学生、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对口生源逐步回流,家长和学生对“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平均满意度超过90%。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上海市第五中学,这个学校历史上经历过3次搬迁,一度陷入低谷,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近年来,市、区两级优质科创活动资源不断向市五中学辐射,学校科技特色凸显,2022年被评为“十四五”首批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如今,生源增长超过60%,周边学生纷纷回流。

  另一个例子是嘉定区戬浜学校,坚持为学生“鼓劲”,让他们看到“更好的自己”,学校干部组成“学科服务导师团”,下沉至教学一线,坚持精准到人、对症辅导,打造了过硬的教育质量。

  我所点到的这两所学校,是“强校工程”中128所初中的一个缩影。这些学校坚持有教无类、回归本原,把精力用在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它们就是我们身边成长起来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聚焦落实三项举措,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一是启动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核心是将师资流动作为重点指标,促进优质师资相对均衡,带动面上学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启动新一办初中强校工程,聚焦校长和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重点推动70余所公办初中学校走向高质量办学。三是实施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树立起新时代家门口好学校的价值标杆,创新学校发展方式,形成普通学校走向优质办学之路,扩大新优质学校的“朋友圈”。

  我们相信,通过义务教育提质扩容,市民家门口的学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家长也会更愿意选择家门口的学校。

  听众盛女士:周主任好,我孩子今年幼升小。马上幼升小、小升初报名就要开始了,您有哪些需要提醒我们家长特别注意的?

  周亚明:3月底,我们公布了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4月初,各区按照全市统一政策,结合实际公布了本区域的招生方案和实施细则。总的看,今年政策与往年保持了总体一致,没有大的政策变化,同时更加注重促进学校优质均衡,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不挑生源,促使招生操作更加便民。截至目前,幼升小信息登记和小升初信息核对均已平稳完成,马上就要陆续开始网上报名。家长们在进行幼升小、小升初报名时,可以重点关注五个操作细节:

  一是把握报名时间。公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6日至5月10日,民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6日至5月8日。民办初中网上报名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13日,选择公办初中不需要进行网上报名,根据各区相应的对口方式安排入学,不安排全市统一的网上报名。

  二是掌握报名规则。公办民办小学只能二选一,完成了“公办小学报名”就不能再报名民办小学,反过来也是一样。一旦完成报名信息的网上提交,就不能再作更改,因此,家长们在提交报名信息之前,一定要认真核对,确保准确。

  三是熟悉报名程序。报名时,家长要使用本人的“一网通办”或“随申办”实名账号,登录“入学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按照网上操作步骤完成报名。

  四是了解报名志愿。家长可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查看学校的招生信息,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民办收费情况等信息,确保做到心中有数。

  五是保持平和心态。在当前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政策有力推进的背景下,无论报名、录取了哪一所学校,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能得到有力支持。因此,家长们不用焦虑,积极保持家庭关系宽松和谐,实现家庭和学校、社区有效互动,形成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合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上海正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突破?面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上海教育如何积极应对?

  周亚明: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领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方式丰富、智能个性突出等优势,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也离不开数字化的赋能与重塑。

  2021年,上海发布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五年规划,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场景建设:

  比如,建设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也就是“三个助手”(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以及作业辅导助手),这是基础教育阶段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场景,其应用试验已于今年在全市5个试验区的300多所学校整体铺开,共有10万学生、5000名教师参与其中,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24个学科。从常态化应用和展示研讨环节来看,确实有明显转型实效,呈现新教研、新课堂、新作业转态,我们将持续优化改进并在全市范围落地生根,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又比如,建设支撑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的应用场景。支持职业教育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场景,支持高校发展跨校选课、成绩互认、智能泛在的网络教盟,建设跨校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网络科研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实现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高校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社会。

  再比如,建设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发布首批18个上海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场景名单,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场景,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今年以来,ChatGPT持续成为热议话题。有人把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比喻为“冷兵器时代突然出现了核弹武器”,对于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和冲击,回避、排斥等“鸵鸟心态”不可行,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它不仅不会离开,还会更加智能,我认为,我们需要牢牢把握学校教育的“不变”与“变”:所谓的“不变”,即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依然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和广大教师来解答。所谓的“变”,即学校教育要主动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服务范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容淡定而又自信主动地推进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评价改革的自我迭代和性重塑。

  主持人:今年春季开学,市教委宣布:今年起将民心工程“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进行升级,请问具体会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亚明:2021年春季学期起,我市把“全面开展公办小学学生课后服务”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也被列入市委“民心工程”,小学生下午3:30后,只要“愿意留校”,都可以参加校内课后服务。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校内课后服务从小学向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延伸,开展义务教育“5+2”(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作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基本实现了小学初中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约96%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94.8%的教师投入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对上海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家长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感到满意。

  一是服务内容更丰富。充分挖掘校内外、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德育、科技、体育、艺术、劳动等活动,提升课后服务的育人价值。

  二是校外资源更给力。加大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力度,除了引入退休教师、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力量外,重点推动优秀的文化、体育、科普工作者等,进校提供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除了在校内开展课后服务,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动校外优质教育场馆在课后服务时段向学生开放,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形成校内外育人整体合力。

  主持人:课后服务从“有”到“优”,对师资来说,也提出更高要求。市教委有什么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压力?

  周亚明:自从2021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5+2”校内课后服务以来,全市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11.3万名专任教师“舍小家为大家”,基本上都投入到课后服务之中,其中不少教师也是家长,但他们都克服困难,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此,借今天的机会,我代表市教委,向奋斗在教学和学校工作第一线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一是推广教师弹性工作制度。通过“学术假”“调休单”等方式,给予教师弹性休息时间,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活动。

  三是强化家庭、学校、社区合力育人。以多种形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提供优质课后服务,从源头上缓解教师工作负荷。

  主持人: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体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校体育教育如何更好培养孩子的运动健身兴趣?

  周亚明: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孩子们来说,体育不仅是健强体魄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活动中,还蕴含着意志力教育、协作教育、规则教育等重要教育功能,有利于磨练意志品质,塑造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这些年来,我们围绕破解学生们“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难题,综合施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方面,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为思路,进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爱好。实现每所义务教育学校至少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校内和校外各锻炼1小时,至少熟练掌握2门运动技能。聚焦体育重点项目,构建了“一条龙”培养机制,由“1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组成基本布局单位,在课程、师资、场地、科研、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资源供给,促进了各学段培养有机衔接。

  另一方面,以构建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帮助学生锤炼体育特长。充分发挥上海“体教融合”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了学生体育全员参与。全面统筹市运会、会、阳光体育大联赛等赛事资源,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相衔接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大力完善竞赛选拔机制,在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基础上,持续依托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畅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和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渠道,在守牢公平底线的基础上,促进了优秀运动员发展。

  此外,全市每年举办近200个国家级和国际级体育赛事,全面推动他们成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推动更多学生喜欢体育、热爱运动。

  主持人:上海小学已全面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课增加了,针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是如何保障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供给呢?

  周亚明:学生校内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加、运动项目的丰富,对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考虑上海城市实际,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千方百计扩容校内体育资源。鼓励和指导中小学特别是中心城区场地条件较为有限的学校,通过开展“上天入地”等措施,加大体育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拓展体育运动空间。

  二是利用学校周边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教学。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提供场地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支持学校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规范用好社会资源,与周边社会专业场馆建立合作共用机制,拓展校园体育运动空间。

  三是推动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从2019年起开始,我们全面实施大中小学室外体育场所课后、周末和暑期向社区免费开放,配套建立跨部门志愿服务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了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实现所有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学生就近锻炼提供了便利。建立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区将体育设施建在高校,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建在社区,提升了设施使用效益。

  此外,我们还将着力拓展室外体育运动空间,特别是在新学校建设中,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室外运动条件。

  周亚明:这些年,我们坚持把强化近视综合防控、降低新发近视率作为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区-社区眼病防治网络组织、专家指导、医教结合、医防融合、家庭关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上海模式。接下来,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引导学生养成有利于视觉健康的行为习惯,重点从两方面久久为功抓落实:

  一方面,守牢近视防控校园阵地。我们认为,防止儿童青少年过早近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落实学校体育活动课时,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孩子们能有充分时间在室外“目浴阳光”。在此基础上,我们会结合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措施,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从源头降低新发近视率。将体育、美育、劳育纳入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使学生有更多日间户外活动时间,缓解用眼疲劳,促进视力健康。

  另一方面,落实近视综合防控措施。我们着眼促进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形成合力,构建近视综合防控网络。一是强化医教协同。每个学期全覆盖开展学生视力监测,“一生一档”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确保100%建档,并随学籍档案动态转移。完善医防融合、覆盖全市的“市-区-社区”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用好区级视觉健康中心和规范诊治中心平台,提升学生近视防控干预能力。二是改善视觉环境。全面落实上海地方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对中小幼教室照明照度、均匀度、眩光、安装高度、照明功率密度等照明质量指标,以及使用灯具、光源与电气等提出明确技术要求,确保教室照明等相关强制性卫生标准100%达标。

  此外,我们还依托高校与专业机构建立的学生近视防控基地,开展近视监测与防控研究,为及时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支撑。

  主持人:培养大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学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去年3月1日起,我市施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请问市教委在推进实施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方面,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周亚明:习总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因此,科普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夯实科技创新主力军根基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正以推进落实《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重要契机,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综合施策:

  在校内:推动把科学启蒙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启蒙教育,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推动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学技术社团建立合作机制,邀请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我接触到很多院士、专家都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热心参与者。推动中小学校配备科技总辅导员和科技教师团队,开设科普课程,开展科普教学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在校外:推动全市重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全覆盖开发相应的科普功能,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发明创造提供条件。同时,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和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普夏令营、冬令营等科学实践和科技研学活动,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推动高校和职业学校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和激励机制,动员科技工作者和在校师生创作科普作品、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在校学生成立科普社团,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主持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排头兵领头羊。上海高校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等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新突破?

  周亚明:目前,全市有6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约80万人,其中博士生5万人、硕士生20万人、本专科生55万人。其中,博士、硕士招生数分别排在全国第2位、第3位。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入选学科数全国第二。

  比如,基础研究方面,上海高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全市约60%的《科学》《自然》《细胞》高水平论文,承担了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牵头获得全市70%以上的国家科技奖。其中,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又比如,平台建设方面,上海高校牵头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全国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市的一半,还牵头建设了一大批的其他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支撑产业方面,高校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承接了一批重大攻关任务,在全国率先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接下来,我们要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两个方面分类施策,分别通过以鼓励选择“好问题”“高风险问题”的自由探索模式,来提升基础研究的原创水平;以大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来提升任务导向的科技攻关效率,以此培育创新“核爆点”,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主持人: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上海如何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周亚明: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仅是向国家和社会输出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三条线拧成一股绳,激发教育活力、增强科技动力、挖掘人才潜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集聚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同时,加大对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出国留学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高水平工程人才。

  三是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推进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急需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部市签署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更加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主持人:最近两年,国家出台多个推动职业教育高发展的政策。马上又到中考季了,最近许多将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以后发展前景如何?

  周亚明: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上海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可以说,没有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创新产业。总的看,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有市场。上海发展既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近几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职业教育就业势头是非常好的。

  二是升学有通道。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区别主要是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同,并无高低之分。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样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纵向衔接教育体系,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以后升学路径上有通道,且选择是多元的。

  三是发展有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的今天,技能型人才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上海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类教育,上海职业院校现有1400多个专业,并根据产业需要,实行专业动态调整,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不仅要学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更能锤炼职业品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让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生涯发展呈现出很好的态势。

  在这里,我还想特别提一下,为增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认同,我们自2014年举办“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体验日”每年开展400余个职业体验项目,接待前来体验的中小学生数量超过10万人,深受大家喜爱。最近,“学生职业体验日”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家长带孩子“走进一所职校,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

  主持人:今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23.6万,数量又创新高。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市教委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周亚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大力促进学生就业深造,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全国和上海高校毕业生数量都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增大。我们正会同相关部门和高校,大力拓展就业创业渠道、统筹就业资源、抓好就业服务,广泛开展招聘活动,助力2023届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是拓岗位。我们与组织、经信、民政、人社、国资等部门,共同从政策性岗位供给、政策性优惠及就业服务等方面,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高校也全员发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架桥梁。我们密集开展各类线 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吸引了15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4月12日,举办2023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招聘会,采用“就业招聘+实习见习”模式,吸引了1000 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 2500余个,实习岗位 700余个,吸引了2万余名学生到场参加。

  三是强服务。当前正值毕业生就业“黄金期”“冲刺期”,我们要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对毕业生进行分层分类精准引导与就业指导,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此外,还开展“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对接机会。

  在此,我们希望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予以更大的关注和支持,也呼吁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要树立积极就业心态,对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形成合理预期,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听众赵女士:周主任,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上海的不少高校成为了市民游览驻足的重要景点,我自己也曾经去华东政法大学的苏州河步道走过,环境非常美。我们非常期待:高校能否更加开放,有更多空间和资源让市民共享?

  周亚明:校园是城市最有生命力的细胞,校园和城市是相互滋养和支撑的。这几年,我们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目前,上海已经有不少高校打开围墙,正融入城区、街区、社区,让充满书香的校园变得更加可亲可触可感。这也更好地体现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比如,2021年,华东政法大学对接苏州河全面贯通开放布局,拆除沿河围墙,将27处中西合璧近代历史文物建筑群和美丽校园呈现给市民,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运行开放,广受市民好评,一跃成为沪上“网红打卡”景点。

  又比如,上海音乐学院通过校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部分围墙拆除与街区直接相连,成为与衡复风貌保护区高度融合的历史风貌保护区,淮海中路1131号的“音乐城堡”将成为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让市民沉浸式体验高等音乐学府的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城区历史风貌文化保护、单位附属空间开放等城市规划建设布局,推动更多有条件对外开放的高校中心城区校区拆除围墙,面向公众全面开放,打造更多开放式校园,为市民提供“空间可达、活动可容、景观可赏”的游憩绿色共享空间,让更多的建筑可以阅读,街区更加适合漫步,城市始终富有温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