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如何超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21

  按: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境和挑战。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时代意蕴何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有哪些?传统文化教育又何以肩负使命,超越困境?这便成了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所谓理解偏差是指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是很全面,甚至有些地方存在误解。首先,很多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经典诵读。在这种认识之下,传统文化要么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要么成了独立的一门课程。同时,文化育人几乎成了语文老师或专门的传统文化老师的特定职责。其次,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教学反思。传统文化为何受到如此重视?学校为何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看作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这势必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盲目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来培育国人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当前我们已经挖掘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流传至今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传统,诸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仁义礼智信”“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等等。这些既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思想典籍中找到,也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当前,学校通过阅读经典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从这些典籍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精髓。但中华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包括这些,它还应有更加广泛的内容,如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历法、文化艺术等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的精神意蕴同样是育人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显然是非常窄化的。一方面,主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在这其中又主要侧重于儒家思想的传递,忽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单单囿于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片面的,传统文化还应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医学科学、天文地理等领域的传统文化遗产。只有广泛涉猎、全面了解,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才能更顺利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当前的文化育人中,读、诵成为学生们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而灌输则成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文字或口耳相传所承载的思想来进行传承和为后人所了解,但文化不是静止的思想和文字。文化能够被人们认识并形成一种牢固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还不够,它必须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所谓“化民成俗”就包含这层意思。只有动词意义的文化才真正有活力,才是可以传承的文化,才不是断裂的文化。文化不是“死”的,不是停留在书页中的知识,而是一种活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并不是靠记忆、背诵来延续的,而是通过行动、习惯传递的。因此,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式不是记忆、背诵,也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之后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形成身体力行的习惯,也就是要成为“百姓日用”的文化。如此,优秀的文化精神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才能真正达成育人的目的。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单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浓厚,但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中,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育人活动衔接不畅,这就很容易造成“5+2=0”的教育现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合力,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巩固教育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学校、家庭以及社区之间的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合作是欠缺的,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既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必然要回应时代的要求、面向现实的困境,基于时代意蕴和现实问题改进育人策略,才能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和外延的词汇。首先,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对二者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传统文化是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的,但二者并不对立,而是独立并行且相互借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根。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仍然要滋养民族的灵魂,支撑民族持久发展。二者都是人类持久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不能厚此薄彼。在全球化环境中,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传统文化教育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两者的精华与糟粕,正视传统文化中一些与时代精神不协调的等级观念、非理性成分。

  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而是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学艺术、科学、医学、天文地理中最优秀和璀璨的成分,它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在所有学科的教育中,需要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澄清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进而培养对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它首先要求在理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宝贵财富。失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意味着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失去自我,也意味着世界文化丧失了一笔可贵的财富。

  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没有认同感的国家和民族永远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更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世界根本上是因为我们有着不可战胜的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文化将为我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有反思意识,厘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清楚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传统文化的地位和意义,从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开始,着力强调文化认同的培养。

  文化育人的核心和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化”。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重视文化的动词意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贯穿到行动中去,使之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指导人们的行为举止。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依靠背诵记忆或者庆典仪式,而是要稳扎稳打,长期落实。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中要改变单一灌输的教育模式。在“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共情理解法”等诸多的教育方法中,尤其要强调“实践锻炼法”。那种认为通过背诵,甚至把经典变成考试内容就能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达成育人目的的想法是无益的,必须改变单纯文字记忆、口号化、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只有将认知教育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并最终付诸生活实践,形成一种道德习惯,才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才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尤其是要发挥家校协同配合的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开辟家校沟通合作的渠道,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工作的衔接。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家校联系手册等方式与家庭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沟通和引导让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其能以身作则,从而发挥代际之间的传承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和孩子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来,为代际传承提供仪式化的契机。

  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联系方式:微信号:gxc617847090,联系电话:。,“阅读全文”查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