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汉服热:一场“朦胧”的文化拾遗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1-22

  【导语】前不久,内容为成都一大二男子康伟“全日制汉服”的新闻被凤凰网、搜狐、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汉服正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追溯这些年汉服运动的艰辛历程:误解、质疑之声也不在少数。汉服运动有何由来?意义何在?又该以怎样的形态保持良性发展?蕴含在汉服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解读?大学新闻邀你一探究竟。

  今年大二的康伟有一个特殊的外号——“天仙哥哥”,只因他是一名忠实的汉服爱好者和传播者,日常着汉服早已是“融入生活,不可分割”。起初,康伟身边很多同学都不了解汉服文化,觉得他很奇怪,甚至私下议论偷笑,后来才慢慢理解和接受。实际上,不止康伟的同学,其实有许多中外人士,并不知道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有的人甚至会把汉服认作是日本和服或是韩国朝服。然而,这些日本和韩国的服装,本是由中国的传统服饰演变而来,为何汉服几乎不为人所知,而这些服装却更被人了解?这不禁引起国人的疑惑:是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太低吗?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许静波认为,这种现象确实表明了汉服文化的影响力有所欠缺,但并不能由此来判定中国文化的传播强度不够。放眼全球,中国功夫、四大名著、丝绸、瓷器等等,很多附着华夏文明风韵的物质载体都显示着中国文化在世界广泛的影响力,也彰显着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近年来“汉服热”的不断升温,也正在填补着中国文化在传统服饰这一块的空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表明我们正在不断找回那些曾经遗失的精神文明。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早已将其生活习惯、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思想、心态都积聚在这古老而华美的服饰之中,以血脉传承。经过岁月的洗礼,汉家衣裳具有了更浓厚的历史气息,也添上了更多文明的印记。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这样一句口号的提出,成为了引领汉服运动的一面旗帜。从2001年APEC会议各国身着唐装出现在公众面前开始,公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关注与讨论的热潮悄然掀起。“汉服复兴”的概念也在那时被提出,并出现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话语体系之中。

  汉服爱好者称呼彼此为同袍,这一称呼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部分同袍将2003年郑州市电力企业职工王乐天(网名为“壮志凌云”),身着曲裾深衣,行走于郑州市大街之上向公众展示和宣传汉服魅力的事件,看作汉服运动发起的标志。

  他们坚信,如果不是他,也还会有另一个人,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所点燃这场汉服复兴的星星之火。

  “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迷文化’。”许静波解释,“迷文化”这个词并不算新鲜,正如“新月诗派”“朦胧诗派”这样的名词一样,“汉服”也是一种自发性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学术指代,更多的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标准。

  一方面,从汉服的概念上来看,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不过,在汉服的分类中,却并不包含汉族人曾经穿过,或现在仍在穿用的那些被认为不能够代表汉文化特性的服装。概念里的“传统”就是一个很模糊的界定词,例如,中山装自1912年定型以来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想来它也是可以称作传统服饰的,但却被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关于汉服的形制,也有很多争议。究竟什么样的形制才能称为汉服?融入了现代元素的服饰还可以称作汉服吗?对此,一种声音表示,只有从古籍上查阅并考证的形制才能被视作汉服的形制,否则就是“假汉服”;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顺应时代潮流、适当做些改变更加利于汉服的传承。芷兰汀汉服店的负责人说:“(汉服)一定要源于生活,合理合据”。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郑丽虹老师也认同道:“现在的许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契合当下生活方式的设计才是正途。”

  无论是追求一种纯粹性,还是选择接受多元化,当前汉服运动内部本身存在着很多矛盾点,含有多重属性,标准不一,这也正是“迷文化”特点的体现。

  尽管汉服正在得到社会更大程度的认可,但透过这些年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汉服的推广还存在着很多阻力。

  从汉服爱好者团体来看,很多社会上的汉服社团仍然借助QQ群来完成汉服同袍的互动及活动宣传。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灵活性,容易使团队出现组织松散、人员混杂、资金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其次,许静波老师指出,在这场运动中,代表性人物和理论的缺乏, 使人们难以充分理解汉服文化,也是运动不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此外,社会情绪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据报道,2010年成都的爱国大学生误将汉服认作和服,强逼女生脱下并焚烧所着汉服。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部分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把汉服当成了和服,但在当时的状况下,局面已经难以扭转,甚至有带头的学生说:“我不管!要平息下面的情绪!”这场“乌龙”正反映了民族主义情绪的过激宣泄。

  多方面的压力和现实的困境使得摆在汉服运动面前的漫漫长途更加艰辛。既坚持一些在他们看来是不能让步的基础理念,也不断作出变通和调适,采用多种多样的路径,也许是推动汉服运动继续前行的最好选择。

  在汉服运动兴起的这十几年时间里,不论是被视为“作秀”的活动,还是逐渐兴起的汉服文化节,汉服爱好者向全社会甚至全球宣传汉服的努力从未停止过。正如很多同袍对待汉服运动发展的心态一样,“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如果这样一场运动能给汉服争取一个平等发声的机会,让汉服真正平等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汉服在当下最好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