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公益题材在影视中的运用及意义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8-2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公益活动的关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其中。长期以来,公益作为一类电影取材,成为很多创作者影像中的故事,也在公益宣传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而当代的公益,更是结合了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了面广而高效的传播效果,也促成了更具价值的公益事业。

  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行业研究专栏,将从公益题材在影视项目中的运用及意义、公益的文化之路及价值所在、公益事业的转型升级之需及公益的数字化必由之路,探讨公益的文化渊源及市场化转型之路。本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将对公益题材在影视中的运用以及公益电影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与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等古老的艺术门类相比,影视艺术或许是最年轻的艺术形式,但它却是自20世纪以来最具大众性和影响力,受众参与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它引领着潮流与时尚,更重要的是,它也同时传达与影响社会心理和群体意识,反映并塑造社会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然而,无论影视艺术承载了何种功能,它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众多类型电影中,公益电影以迥异于商业电影的影视形态脱颖而出。

  公益电影是主题具有社会性,并运用独特的创意、深刻的内涵、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公众的电影;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广泛的诉求对象。公益电影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社会生活,针对的是基本的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与商业类型电影相比,公益电影更容易深入人心,社会意义与教育意义更强。

  作为一种利用声画讲故事的艺术,电影题材并不能完全决定其公益性,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本身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不过,有些题材具有天生的“公益含量”,如教育、医疗、环保等题材就明显比悬疑、侦探、警匪等题材的电影更具公益性。

  如2009年上映、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纪录长片《海豚湾》,风光秀丽的海湾与惨无人道的海豚虐杀现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影片一经播出,无数观众为之震撼与愤怒。一时间“环保生态”题材也上升到全新的高度与深度,让所有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公益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公益也逐步由传统的精英化慈善逐步转化为大众公益,更多普通人改变了对公益的看法并参与到公益当中去。如之前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便是让普通大众都共同参与到公益其中的最好例子。

  电影作为一种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的社会媒体,虽然现阶段电影市场仍然是以商业片为主导,但在宣传公益精神方面,电影未曾缺席。电影与公益的相遇,不再只是停留在营销和宣传推广阶段,也逐渐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体现,越来越多的公益题材电影涌现,使得通过电影传播公益的目的得以达成。

  以教育题材为例,根据作家刘醒龙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凤凰琴》,围绕“民转正”展现了山区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艰辛。影片放映后,让民办教师群体受到关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对民办教师艰苦生存条件的重视,对当时全国200万民办教师转正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而同为教育题材的另一部《走路上学》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该影片先后获得华表奖、金鸡奖和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重要奖项。电影的灵感来源,其实是来自于报纸上一篇关于“飞索求学”的文章。为了还原故事真实性,剧组不远千里来到怒江采风、探景。2010年6月22日深圳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走路上学》“爱心观影”活动,影片所得部分票款,捐赠给拍摄地——云南怒江,建设起了“爱心桥”,帮助“溜索上学”的山区儿童实现“走路上学”梦想。

  打拐题材也是公益电影的选项之一, 2021年寻亲14年之久的父亲孙海洋终于与儿子孙卓相认,父亲孙海洋正是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的原型。在电影上映后,孙海洋的遭遇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很多人主动与他联系,提供疑似被拐和走失儿童的线索。仅不到一年,孙海洋手上就搜集了3000多个丢失孩子的名单,虽然找回来的孩子依然占少数,但他从未放弃。而寻亲14年后,孙海洋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好消息。

  对于特殊群体,亦是电影关注的对象。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到 2015 年,全国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 0~14 岁儿童患者已达 200 余万。

  但早在2010年,我国首部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电影《海洋天堂》便已上映,壹基金的“海洋天堂计划”便是源自这部电影。通过联合全国的民间特殊教育机构,为数万名特殊儿童提供不同类型救助,提高特殊教育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与政府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事实上,某些特殊领域或特殊群体,一直都是影坛的重要关注对象。比如前文提到过的环保议题的《海豚湾》;关注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的纪录片《二十二》;关于留守儿童话题的《留守孩子》《加一》《村小的孩子》及《初三》;反盗猎的《平衡》《可可西里》等等都是。

  尽管每部公益题材的电影关注点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唤起公众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传播正能量。

  虽然公益题材的影片层出不穷,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公益电影,要属2014年9月10日由华谊兄弟出品的纯公益电影《有一天》。之所以称《有一天》是纯公益电影不仅是因为该电影以公益为题材,参与影片拍摄的12位明星都是零片酬出演,还因为这部电影实行零分账,票价只有5元。不同于前面所提到的公益题材电影,这是一部真正以公益为目的而创作的电影,包括从制片、前期创作、拍摄到放映的整个过程,都是公益的。

  公益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荡涤受众灵魂,向社会传递温情与爱的使命。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反映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公益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虽然关注的焦点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公益题材的电影本身关注的是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所涉及的社会层面在范围和深度等方面也更深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比较大的社会影响,从而形成一股具有社会群体意识的群体力量,进一步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纪录片《海豚湾》将日本当地肆意捕杀海豚的罪行公诸于众,所带来的全球对于当地猎杀海豚行为的关注,就迫使日本本地学校午餐禁食海豚肉,国际鲸鱼保护协会日本代表引咎辞职,日本水产厅副厅长被辞退。由影片所引起的公众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促进人们对环保相关问题与身边动物保护组织和机构更多的关注,这便是影片价值所在。

  突出边缘群体,引起社会的关注。公益影片在题材选取上,本身所选的内容就与其所代表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尤其是对社会边缘化等群体的选择上,影片所带给人们的思想启发与触动越深刻,其社会价值越大。

  2018年以陆勇案为原型的《我不是药神》火速出圈,电影聚焦慢粒白血病群体,对社会现实中的看病贵、买药难、买药贵等民生问题进行了批判。在某种程度上,《我不是药神》所产生的社会,让我国关于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得到关注,推进了解决药品降价保供等问题的相关立法。

  以偏远山区留守儿童为题材的《留守孩子》、关注自闭症儿童《星星的孩子》《海洋天堂》等等公益题材的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增加了对边缘群体的认识,提高了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度。

  蕴含公益力量,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电影题材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再创作,向人们展现了表现对象和其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电影有说服力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段,促进了大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其部分价值观的认同。如在电影《走路上学》的助推下,山区贫困孩子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在各方的努力下,少数民族学童“走路上学”的梦想得以实现。

  虽然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但电影与公益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当电影发挥它的文化功能,承担起反映社会现实的责任,我们相信通过公益与电影的巧妙融合,电影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能够取得双赢。我们更期待着,在未来有更多的优秀公益电影出现。

  温馨提示:将华谊兄弟公众号设为星标或点击文章右下方在看,即可第一时间接收到华谊兄弟的最新消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