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基因是什么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0-02

  文化基因是个有趣的话题,中国文化基因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所谓“文化基因”,就是指长期存在的某种文化特性,它决定一个群体的身份认同。真正决定当代社会人类群体区分的是文化,而文化是个包罗万象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化中那些长期稳定存在的结构提炼出来,称为文化基因。

  回望历史,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中国文明(或称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存在。一般地说,中国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尤其是良渚、石峁、石家河、红山、陶寺以及中原地区一系列的重要遗址,可以确认中国文明的历史超过五千年,中国文明的早期渊源更加久远。人类一直在这里生存,文化一直在这里演化,文化基因在形成、变化、消失或传承。为什么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为什么中国文明会形成一个超大型的文明?这其中的文化基因又是什么呢?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非常深远的,以至于《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著文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重新定义历史:AC与BC(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与之前)。他的观察力相当敏锐,不过他的解释相当粗糙,把中国与中华文化圈成功应对疫情归因于习惯于严格的社会管理,这种习惯来源于历史上长期遭受重大灾难的挑战。他似乎忘记了西方历史上遭受的灾难,包括瘟疫在内,丝毫不少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蔓延,中国的生产与生活则基本全面恢复,为什么中国的表现如此一枝独秀?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尊重科学,科学成为每个人都认同的处理危机方式。近代科学本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科学正在成为中国新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可以学习的,既可以发扬、创造,当然,也可以遗忘、抛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将更加勤于学习,更加大胆创新,学习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论是其他民族的,还是传统的。因此,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发掘我们的文化传统,弘扬优秀的文化基因,创造新的文化基因。

  过去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似乎觉得自己的历史就是个错误,把现实的所有困难都归因于历史。可以这样推想,假如我们真正做到了彻底删除我们的历史、文化,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当然,月亮还将悬挂在夜空,但不会再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样的思念;沙漠也还是沙漠,但不会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优美意境;晚霞、飞鸟都会有,但不会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离开它人不能生存;但人更生活在文化意义之中,离开它人生将索然无味。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母体,失去她,我们将无所附丽。

  观夜戏 品非遗——管城区举办非遗主题系列文化活动,此次活动采用动态项目和静态项目同时进行的模式,由“社区同欢”、“玩转非遗”、“摊位派对”、“打卡留念”四大模块组成。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亲自示范,指导市民互动体验,便于市民“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潜移默化地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大众生活,激发传承活力,真正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今年端午,有点特殊。因闰四月,今年端午节有点“晚”;疫情没有彻底过去,人们外出游玩较为谨慎。这一天,朋友圈热闹得很,除了“端午安康”,也有“粽子”“艾草”,有的在微信群里转发各种端午起源,有的探讨民俗形式,尤其是“粽子形状耳环”等蹭热点创意,引发热议。

  实体书店作为夜晚文化消费的重要一环,在电商的冲击之下,在房租、水电、人力等高昂成本重压之下,很多实体书店都倒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