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我不是一个好词但在全球经济时代我是文化认知过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11-01

  如今,情人节送玫瑰花、圣诞节扮演圣诞老人、感恩节吃鸡都融于我们的节日生活中。很多人排队买iPhone,挤爆了Costco超市,我们正在接受一种文化趋同的现象。

  然而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崇洋媚外、文化入侵。而最近在这些声音的背后又发生了不少留学生爆粗口、发表对自己国家的不正当言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挑自己家文化的“刺”,对于文化认知的双重标准正在影响着新一代的“后浪”思想。

  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碰撞,在目前这种特殊全球化经济阶段,文化趋同也是一种必然现象,我们有必要认识到需要建立保护本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的意识,而不是单纯地思考某一种文化的优劣。

  前段有个新闻,上海女子横穿马路并对执法说脏话,不配合执法,讲自己是国外身份,还一直讲英语。抱怨种种对的不满。诸如此类报道很多,不难看出对待文化差异,很多人都持有双重标准。

  面对最近几年国际形势和个人思想,我们需要明白全球经济化,必定带来文化趋同发展,中国5000年文化恒古恒今,要继续向前发展,需要我们大部分人用无问西东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无问西东”做人做学问不要局限,要有世界眼光,管它“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用发展阳光才是硬道理。

  电影《无问西东》的名字曾经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其西东正解是“西方”“东方”,引出两种改良思想。西方,“西学为体”,东方,“中学为体”。为什么会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不断产生

  经济全球化,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走向趋同。我们国家从经济的一穷二白到现代经济崛起逐步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看法,我们更需要重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客观看待由于中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形成而带来文化趋同的变化。过老外的节日并不是要崇洋媚外,不同体质国家的制度不能相提并论。

  用历史的眼光更便于大家了解“崇洋媚外”这种思想的产生,用历史尺度来丈量文化趋同的现象更能让我们对自身的不足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发掘根本问题。接下来从3个阶段看待崇洋媚外的思想。

  清朝已经是农耕文明的顶点了,农耕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发展,以道德权威为主社会管理体制,影响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是以精耕细作为特点。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最重要是儒家学说,其中有很多提倡守旧和服从方面,反对创新,当儒家学说取得了绝对地位,使得商业文化没有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了。

  所以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人与地域、文化的交流很少,大家也能相安无事,所以中国社会是熟人,熟人社会的道德和习惯力量比较大,其在大胆吸收游牧文明等文明精华时候表现又非常富有生机和活力,但在接受海洋文明总是表现为保守和不情愿。熟人社会的中国法是道德权威,这也是中国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以农耕文明对于我们接触西方文化的思想、言行及思维模式都存在消极影响。

  【小结】: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十分艰难,文化碰撞较少,加上长期以来为了稳定沿海而采取的闭关锁国也严重影响了外来文化的交流,加上农耕文明的孤立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丧失贸易主动权,科技文化无法交流导致经济落后,造成文化交流的困境,对外政策不明确,长期封建统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创造了奴性文化。形成了中国做人之道,做官之道。鲁迅说过:“中国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改良影响: 清末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在积极方面解放了思想,增强了民族感,打破了国民对新生事物心理障碍,从根本上也唤醒了一些者的思想,西方传教士也以迎合“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心态,打入了中国上层阶级。

  国际环境: 与此同时的国际环境上,西方国家工业的成功,英国等国家实行重商主义,为了其资源的保障就要进一步推行殖民政策,建立强大的海军,开始掠夺亚洲人民的财富。加上当时日本“脱亚入欧”的明治维新与东亚邻国绝交。

  日本福泽曾(推动明治维新的思想家,日元头像上的人物)写道:“依吾之见,以西方文明猛击东方之势,此两国(清国与朝鲜)诚不能存活矣……此如一城以愚昧、法斁、暴横与无情而恶名昭彰,一义者居于此,其德鲜有人知,此为乡人丑行之所蔽也。”

  改良运动失败原因:不管是经历再多的战争,领教了西方的强科技,封建统治者还是把西方看做为低于自己一等的“夷人”,为维护中体统治,放任义和团冲击大使馆,八国联军借助“以夷制夷”的思想开始瓜分资源。而当时李鸿章保护的南方地区实行了保护大使权宜之策。却又在后人眼里变成了改良派的“崇洋媚外”“求荣”的思想。

  这期间清政府坚持的“中体西用”最终导致改良失败,因为表面顾里顾外,其实是以政府为依托,以集权为特征,其重心就不在学西,而在不准、不准破坏中体。

  改革目的:解体封建制度,统一帝国制度,日本看清楚整个世界,明白自己国家在世界上位置,以欧美文明作为目标,成为一个与西方并驾齐驱的文明国家。

  福泽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

  其实日本早于中国实行锁国令,19世纪中叶黑船事件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日本人首次接触到西方工业的先进成果。而后推翻了封建统治,实行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小结】封建统治没有认识西方高度文明的背后近代精神文明,洋务运动领袖没有对近代的思想领域产生兴趣,只是对感兴趣的科技进行改进。中国当时主流的“中体西用”话语和实践与日本维新派“脱亚入欧”的“西体中用”,其实不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而是思想观念背后的那个制度基础和利益格局的差异。

  对文化影响:没有坚持改良的教育、科技、社会体制的改革使得民众对民族文化认同上没有产生共鸣,无法认知文化多样性,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而这次改良也没有从上到下改变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

  华夷思想还是中国人认识自我和对方的基础,大部分人还以为中国本体还不需要改变,越来越固化的思想不愿意承认外来文明,认为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从未断,只要这个文化存在,中国就是“天朝”,这种思想一直根深蒂固的影响至今。也导致如今“崇洋媚外”思想的双重标准出现。

  因为清政府经济的低迷,孙中山先再变法的推翻部族政权以后,原本应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走向了另一个黑暗低谷时期,同时承受经济掠夺和内部的损害。而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文化不断被否定兴起中,这样不断循环一直坚持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才开始。

  一方是全面西化“自由开放”的思想,自己作为中国,既要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又批判不够开放而阻碍国家政策实施;另一方是守旧的固化“传统”思想,既要反对一切对外自由开放的思想,又要求过上更好的生活。

  关于教育对文化影响:与此同时教育产业一直以来不能得到有力的发展,基础教育普及不全面,很多人不能合理判断文化优劣,认为市场上推行贵的就好的,国外福利就比国内好。

  这些都是因为国内教育市场才开始兴起,尤其对历史的教育抓得不够,导致很多人学习历史觉得没用,自己也不去思考。不能利用历史学位来增加自己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以及很难形成对外界事物判断的思想依据,而国外一些成熟教育体制中从小灌输历史观念,形成一整套教育体系,很多留学出去的人恍然大悟回来告诉我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帮助思考,我们也才知道《哈佛中国史》《剑桥中国史》的研究对比中国本土对历史发展的研究。

  我们经常说咱们有孔子《论语》、老子《道德经》这些经典,但是在全球经济化的过程中,老外研究得比咱还深入,更证明文化这块的教育需要从调整思维方式上进行。

  经济高速发展,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90年代《北京人在纽约》表现的那种新鲜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带给我们的冲击。

  引用网友《北京人在纽约》影评:双重身份认同,可以让人在两种语境中自由地选择并切换频道。当他认为人情更重要时,他可以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当他认为利益更重要时,他可以告诉自己,我在美国,我要遵守美国的规则。这让一个人变得油滑,虚伪,失去原则与立场。也让一个人在享受这份自私的同时,另一半心脏忍受着背叛的煎熬。

  两极分化:如今留学教育很普遍,而伴随着经济发展,“有钱人”想要留学思想成为了另外一些“商人”利益转换手段,留学中60%野鸡学校用来作为商人收益的工具。

  出去又回来的海归身上,“崇洋媚外”这个词又被提及,这是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贬义词,却这么轻易的用在同胞身上,原因也是这种对内对外双重标准思想也是从他们带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的礼物开始变得变本加厉。加上商人价值利用,越来越多的节日文化通过留学生、影视传播、宗教等开始从思想上影响国人。形成了守旧固化思想的人提出了中国人过外国节日时却被有些人认为是“崇洋媚外”的说法。

  当然也有很多国家被西方主流文化侵入,比如菲律宾历史文化成为次文化,主流文化以美国社会发展而运行。

  【小结】人是一样的,我们总是因为好奇,而去打开的门。一旦开开,就很难再关上了。我们在不断否定中找到了方向,也迷失了很多,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影响主要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影响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滞留观念,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候,全球文化趋同,大同化是必然,所以从自我角度上要增强世界观,学习更多思维模式,一件事情一定要多角度思考,同时也要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所学所用。善用亲知、闻知和说知。

  亲知,是指人们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它是从践行中得来;闻知,主要指从别人(古人、前人、旁人)那里通过耳闻目睹(包括文字记载)获取来的知识;说知,则是人们根据耳闻目睹的情况、资料,通过思考、演绎、想象而推理出来的结论。

  全球文化正在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完善的文化体系,保护中华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不仅要让老外过中国节,更要建立系统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产品,提出我们国家文化优势。

  经济差异化,文化趋同来袭。中国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之列,在此发展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商品需求更明确,我们现在就在享受着可以满足我们的国外商品,但是当我们要期待更多的需求被满足,国外节日文化和管理思维侵入,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开启了关于节日营销上的文化产品,而中国制造还在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主传统经营思维下运作。

  就这样“圣诞节礼物”“感恩节吃鸡”不断冲击我们的生活,国际市场投入在中国的市场资本不断增加,很多商品就地销售。随着国外文化消费不断增加,我们对国外的节日文化产生了认同,消费心理都有一定影响,先入为主。而很多国内产品还停留在赚取差价的过程中。

  传统文化从21世纪初就一直想要发力,寻找突破点,不断翻拍的四大名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动漫故事,宣扬民族节日电视栏目、文艺活动等。传统文化自然衍生的可控性、自足性、低效率,与市场经济的非控性、开放性,高效率,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很长时间的努力都没有爆发出来强大的影响力。

  直到2015年至今多部影视剧如《流浪星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部分地区旅游IP(宋城千古情、横店适应基地等)的成功打造,展示出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逐渐形成,同时中国援建的国际项目、华为的研发5G成功让更多国外人想进一步了解中国,为了文化对外宣传,国家开放地区引进人才的计划,国外留学生不断增加。

  改变国际文化格局的“西强我弱”的态势,改变中国经济“走出去”和文化“走出去”的不相称,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需要加强文化传播能力。也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本国软实力,让国际社会更全面客观认识中国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小结】《上海堡垒》此类流量片的票房失败也证明了大部分群众可以自主筛选出更好优质的中华文化并通过市场宣传出去,所以也不需要太担心中国优秀的节日在文化冲击下慢慢淡化,而应该理解为当西方文化侵入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我们在搜索包含“儒学”“新文化运动”这些问答的时候,其中里面都有关于骂孔子,骂鲁迅的文字,把酱缸文化变成清水,需要消除个体人生观,势利眼主义,过度主观表现的猜忌,自我膨胀等。

  思想真空:“五四运动”以后的传统文化被打碎了,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现在心灵无所归一,没有“内圣”来填补。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人民走向了实现自我理想的精神道路上,但这一片迷茫依然是国人的心里空缺,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认定“外王需要内圣”。寻找我们优质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

  道德失范,信任危机:利用网络平台骗捐款,利用设计“网红情感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就像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还得担心为老不尊,坏人变老了所产生的道德事件。所以文化自卑也来自道德文化的丢失。

  愤青逻辑:现在很多容易被利用的年轻一代,表现为:表面化、情绪化、片面化、简单化,就是这个“四化”思维,让愤青变得浮躁,不理性,偏激。这些同样体现在文化趋同的表现上,主要表现为双重标准的思维模式:亲善国外势力攻击自己国家,被惩罚的时候,还要骂中国让他吃的太饱。文化自卑是种病,必须自我痊愈,否则死路一条!

  【小结】总想着消除这些文化自卑的人思想是错误的,经济发展不等人,文化自卑是对自我认知的不足,不愿意承担和学习。未来经济商品化必定需要学习能力和正确的认知,所以想要纯享受的时代总会过去,只有学习如何去思考才能找到自我的位置,就如开豪车撞人的富二代,拿着国外旗子呐喊的愤青,早晚都要被时代淘汰。

  想要彻底改掉思想上“崇洋媚外”,不想盲目的“传播中华文化”就需要紧随全球经济发展,认同文化趋同的形势,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接纳外来文化,同时在经历发达国家不断输送的主流文化影响时候,结合我们优势经济力量进行本国文化的创新,减少文化产品受到的冲击,改变消费观念,精确文化受众,增加文化认同。

  用做好事提醒我们时刻面对对手的竞争,做人做学问都是大事情,如果只求回报,你的世俗观念会被裹挟,忘记初心,渐行渐远;

  用祭祀来提醒我们要很快死亡,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你感受到流逝的时光,看着亲人离去,对比自己所作所为的时候,发现这一生是那么的短暂,而要做的事情却很多;

  清华大学校歌 [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虽然我们不能决定世界如何对我们,但我们能确定自己对待世界的态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