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时“不同观点”应该怎样呈现?正反范文示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8-12

  在纯文献综述类文章以及在普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经常会涉及到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概念进行文献回顾。为何要专门对概念进行文献回顾,大致是由于该概念历来就饱受争议,各方学者各持己见,一直未有所定论;或是该概念较为新兴或热门,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讨论,是否能够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在纯文献综述类文章中,若所研究的主题恰好在概念上存有较多的分歧,对其进行相关的文献回顾,通过梳理各种观点,厘清古今中外学者们对该概念在理解上的发展变化,甚至是争议焦点、争议本质,对于未来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与认识、对围绕此概念进行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有较大的益处。在普通论文的文献回顾部分,若研究主题恰好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而存在,而作者未对概念加以澄清就开始了对研究问题的分析,纵然得出了一个较为创新有价值的观点,也会因对研究主题的界定模糊,导致“基底不稳”。而最终所得观点则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无论是哪一类论文中存有概念分歧,都无法避免对其进行有价值地回顾分析,而如何使其在文献梳理过程中甚至是在论文中发挥价值,下文则把一些较为典型的错误示例与范文示例进行对比,从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对概念进行文献回顾,最后的评述非常重要。当然,回归到文献综述这一大范围上来说,有述有评才是最规范的文献综述写作形式。因此,学者在概念上存在分歧,则需要首先呈现出学者们不同的观点,而后则需要论文作者的“介入”。这种“介入”实际上指的是作者需要深入挖掘出这些不同观点的规律,或是这些观点共同的核心思想和共同点是什么,或是在本质上有何区别,为何由此区别等。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仍有论文作者仅仅只是停留在梳理观点这一浅层次上。

  上文呈现了关于概念评述是否呈现的错误示例和范文示例。这两篇均为综述类研究的文章,从左边一栏的错误示例来看,因“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界存有概念分歧,该作者欲对其进行观点的梳理,但奈何只是停留在以学者为线索呈现观点的浅层次上,未有作者的“介入”。虽然作者在正文的第三章(标题为“对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进行述评”)进行了针对全文的述评,但也并未涉及到对概念分歧的总结归纳。而右边一栏的文章同样是综述类研究,则可以看出作者对所研究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精准把握。该作者所要研究的“民族走廊”是上文所提到的历来都有争议的老话题,作者并未一开始就呈现某某学者的观点,而是首先从“西北走廊”这一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之后,便从历时层面宏观上概述了学界对概念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文中所述:

  费孝通先生的认识逐渐深入,从1982年的最早提出,到1985年、1987年先后对甘肃甘南和临夏等地的实地考察,他对“西北走廊”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对“西北走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做具体深入的阐述,尤其对“西北走廊”的空间范畴及其人文特质没有专门撰文论述。学者对“西北走廊”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此之前有学者使用“河西走廊”的概念,但是缺乏学理上的阐述,在宏观层面对“西北走廊”概念的探讨直到 2011年才出现。

  从上文的红色字体中可以看出,作者从宏观上对“西北走廊”研究的发展变化了解得较为全面深入,才会先把大致的发展趋势呈现了出来,而后再以学者为线索进行分述。而在分述的过程中,作者也并未像上文左侧的文章一样,止于学者观点的介绍。而是在介绍完每一个学者的观点之后,呈现自己的评述。作者不仅呈现了这些学者在概念理解上所侧重的角度,如“学理层面”“宏观视角”;而且还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深化了……认识”“超越了……”“是……的整体表述”。由此可知作者无论是从宏观上对概念研究的发展情况,还是微观上对各个学者的观点都研究得十分详细透彻。进而使得在对概念分歧的评述上也见其深厚功底。可能有些论文作者还处在科研的初级阶段,还并不能如此作者一样对学科有所深耕,但至少在形式上要有评述的体现,在内容上要对不同学者的观点有自己的总结思考。

  还需强调的是,此处所举的范文示例是论文作者对每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述,当然也可以在呈现完所有学者观点后,再进行综合评述。限于篇幅,此处便不在举例。

  作者在对概念理解的不同分歧进行评述的时候,要知道究竟要评述什么。从具体的思路来说,既然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仅仅是低效率地罗列观点是远远不够的。作者需要让自己、让读者了解到这些观点的异同点。首先在区别上,这些观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分别从什么角度呈现的观点,被广泛接受或者现如今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什么;甚至是上文范文中所提到的从宏观历时的角度分析概念的发展变化历程,都是可以思考的点。其次,在相同点上,需要思考这些不同的观点的核心思想和共同点是什么,对其进行总结与规律。

  此处的错误示例其实可见上文所呈现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基因的识别及传承研究——以重庆土家十三寨为例》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除了总结出“文化基因”概念的研究视角之外(西方学者“多是基于自然科学的角度”,“中国学者更多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定义文化基因”),其他评述观点未有所呈现。作者着重梳理了中国学者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虽然是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但是作者却并未针对不同观点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而下文中的表格却恰好相反,呈现的评述部分较为详细且深入。这是一篇综述研究类文章,文章的主体部分则是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技术资本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总结其研究主题、研究内容、重点领域等;最后,归纳和提炼技术资本的影响因素、生成机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并构建整合式分析框架。但是在进行主体内容的分析之前,作者对“技术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厘清,并进行了进一步地完善。从表格信息可看到,作者在文中也专门绘制了表格,归纳出不同视角之下不同学者的对“技术资本”的界定。而后,作者便对这四个方面在提出视角、具体内涵、核心内容等方面做出了不同之处的分析。在具体内涵和核心内容上,每一种视角都有不同的界定:多元维度、资本、资源、能力。作者还凝炼地有条理地总结了相似点。可以看出作者对技术资本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当概念存有较多争议的情况下,需要在结束相关文献综述之后,将论文作者自己的立场观点呈现出来,尤其是以此概念为基础做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的文章。也就是说,在梳理完诸多学者的观点之后,并且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之前,要先说明一下关于此概念,作者是什么看法,有什么观点,是什么立场。做出相关的界定之后才便于开展下文的研究。但在现实写作中,有些作者可能仅是呈现了关于概念分歧的文献综述,未有自我观点的阐述;有的作者也做出了自我观点的阐述,但是却像是主观上的说明,看不出与所梳理的学者观点之间的联系。由此可初步得出,作者的立场观点要阐明,但阐明的同时要体现出与前文所梳理的观点的联系。

  上文仍是针对此部分的错误示例和范文示例。第一个表格中,作者以重庆土家十三寨为例,主要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基因的识别。在此之前,作者先对“文化基因”这一概念进行了厘清,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基因的内涵。但是前后二者的关系却存在脱节。作者在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概念的定义之后,没有呈现出自己对“文化基因”的界定,也并未表达任何谁的观点,却非常“神奇”地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基因”的内涵做出了界定。此处便会让人忍不住产生疑问:作者在宏观概念即文化基因的概念不明晰的情况下,如何对某一主体的文化基因做出界定?到底是基于哪个观点得出的内涵?因此,作者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基因的内涵界定缺少明确的理论依据,很难具有信服力。

  第二个表格中,作者主要是对智库公共外交功能、机制与模式的研究,但在研究之前,仍然先对“智库公共外交”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但是在对该词进行概念界定之前,作者分析 “智库”与 “公共外交”这两个处在不同研究领域内的概念。以“智库”这一概念为例。作者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智库”的不同理解,在最后,作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阐述了自己对于智库概念的理解,通过概念界定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形成思路。首先,作者对“智库”的机构属性做出了界定:非营利性政策研究机构。作者较为支持国外学者对于智库概念的界定以及部分国内学者的观点。其次,作者将对产生背景进行了说明:智库是指诞生在特定的、经济、文化土壤中。实际上作者在对该概念进行评述时,就已经提到了这一产生背景,因此他才会凝炼地总结出“分歧所在”。第三,作者说,智库“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实际上这是从智库本身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作用所总结而来(可以说这是常识性内容),这是必要的基本信息所在。第四,作者对智库的目标进行了总结:以影响公共政策和为目的。此条信息作者在前述评述部分也有提及,作者从第二类国内学者对智库的研究侧重点的说明中提取了“目标”,“其二是侧重于智库的现实属性与社会职能,强调智库的核心目标是影响公共政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实际上是将国内学者对智库两类不同侧重点的定义的总结。总体来说,既然概念的理解存有分歧,就一定要呈现自身的看法,但同时也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阐明立场观点,否则会有缺少理论依据之嫌。

  综合以上的分析,论文作者们无论是进行纯综述类的研究,还是撰写普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在遇到所要研究的概念存在分歧的情况,不可仅仅只是呈现学者们不同的观点敷衍了事,还需要对这些观点进行评述。而在评述上也不可泛泛而谈,要考虑概念分歧的异同点、发展变化规律等。此外,还需要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阐明,以便使后续的研究有效且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